兜率宫中把不定,松山山里借场开。
普天匝地皆泥水,那更当生补处来。
【注释】
偈颂:梵语“伽陀”的音译。佛教中的一种韵文体裁,用散文、诗歌或骈体写成,用来诵读和唱诵佛经。
兜率宫:佛教名山,又称兜率天宫,在南印度拘卢那竭国。为释迦牟尼成道后所居住之地。
借场开:即借用场地开坛说法。
泥水:泥土,比喻众生。
补处:佛教称佛的涅槃(即死亡)为补特伽罗(梵文音译),涅槃是无始以来所有因果的总集,是一切众生最终归宿的地方,故说“当生补处”。
【赏析】
这首偈颂的意思是,在兜率宫中,佛陀无法确定自己的去向,只好选择到山上借个场地来开坛讲法,普天下都是泥水,哪里还有净土可以安身呢?因此说,佛陀应当在补特伽罗处涅槃,也就是在众生的涅槃处涅槃。
此偈颂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偈颂,它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佛陀喻为兜率宫中无法确定去处的客人,把佛陀喻为在山上开坛说法的僧人,把众生喻为遍地都是泥水的大地。这种巧妙的比喻手法,使得佛陀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也让众生对佛陀的教诲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此诗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生死轮回的深刻认识。同时,它也体现了作者对于众生平等的深刻理解,认为众生都应该得到佛陀的教诲和引导,都应该有机会实现自身的解脱和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