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圈,栗棘蓬。
识得衲僧公验,便是造化炉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金刚圈,栗棘蓬。
识得衲僧公验,便是造化炉中。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八十六是一首唐代的佛教诗歌,由唐代僧人贯休所创作。此诗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
无相心常在,有身念即乖。
无为非我事,无事是吾家。
色垢不可染,声闻岂可夸?
诸尘皆如梦,真性岂非花。
这首诗通过对佛经的理解,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诗人以“无相心常在”开篇,表示了对佛理的深刻领悟;而“有身念即乖”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被世俗欲望所迷惑,难以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在。接下来两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修行者应摒弃一切杂念,保持一颗清净的心。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了修行的具体方法:“无为非我事,无事是吾家。”这意味着修行者不应追求外在的形式和形式,而应注重内心的修炼和实践。最后两句更是点明了诗人对佛学的核心理解:“色垢不可染,声闻岂可夸?”这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如梦如幻的认识,以及对于真正修行者的崇高评价。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深刻的佛理,体现了贯休作为一位高僧对于人生的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