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诗三首 其三

仙岛湖西见,湖西景有馀。
春融迎晓日,秋碧碍空虚。
竹荫高僧塔,云迷处士居。
史迁今若在,此处合藏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孤山诗三首 其三》是宋朝诗人释智圆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释智圆,宋初僧人,他热爱儒学,擅长诗文,在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他的文学成就丰富,留下了451篇诗文。尽管身为佛徒,但他并不排斥儒学,这种跨学科的学习使他的作品兼具宗教和人文的底蕴。

  2. 作品内容与赏析:释智圆的《孤山诗三首 其三》描绘了西湖孤山的自然风光,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西湖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孤山”位于杭州市西湖区,风景秀丽,是文人墨客游赏之地。这首诗通过寥寥数语,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优美的自然画卷之中。

  3. 文化意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描写山水的诗句屡见不鲜,但能够达到如此艺术境界的却不多。释智圆的《孤山诗三首 其三》,以其精湛的文笔和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领略到释智圆作为一位儒释结合的学者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孤山诗三首 其三》不仅体现了释智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追求,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