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若讷上人

江滨方话别,倏忽十年馀。
感旧空阙梦,闲眠懒寄书。
砌凉鸣蟋蟀,潭冷照蟾蜍。
北望沧波阔,无由访所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若讷上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由北宋诗人释智圆创作,表达了作者对久别重逢的朋友的深切思念。下面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释智圆,字无外,自号中庸子,出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宋初天台宗山外派的重要诗文僧。他隐居于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在文学创作方面,智圆与处士林逋为友。

  2. 诗歌原文:《寄若讷上人》表达了作者对久别重逢的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江滨别离为起点,描述了十年过去的光阴。作者感慨时光荏苒,怀旧之情弥漫心间,但又感觉到这种怀旧之情只是空虚的梦幻,无法真实传达给朋友。

  3. 作品风格:这首诗体现了释智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深邃的情感表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绪的体验,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见的期盼。

  4. 历史背景:宋初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常常面临政治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挑战,释智圆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此诗,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感受。

  5. 艺术特色:该诗运用了典型的古典诗歌形式,如五言律诗,通过平仄韵律的变化来增强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此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具体描写,如江滨、蟋蟀、蟾蜍等,增添了诗歌的画面感和生动性。

《寄若讷上人》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