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虎丘山

崛起孤峰号虎丘,奇踪宁与众山俦。
月涵秦始剑池冷,藓驳生公讲石幽。
招隐未能居绝顶,卧云空欲学前修。
披图尽日身难到,杳杳烟波茂苑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题虎丘山》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词,该作品描绘了虎丘山的壮丽景色及其对作者的影响。下面将对这首词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释智圆,宋代僧人,其创作多与佛教文化相关,而《寄题虎丘山》则展现了其文学才华。

  2. 诗词原文
    崛起孤峰号虎丘,奇踪宁与众山俦。
    月涵秦始剑池冷,藓驳生公讲石幽。
    招隐未居绝顶,卧云空欲学前修。
    披图尽日身难到,杳杳烟波茂苑秋。

  3. 诗词解析

  • 首联赏析:“崛起孤峰号虎丘”描述了虎丘山峰之高峻、突兀,如同一位独自崛起的英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震撼。
  • 颔联赏析:“月涵秦始剑池冷”和“藓驳生公讲石幽”则通过描绘夜晚月光洒在秦始剑池的冷清景象和生公讲经石的幽深氛围,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和深度。
  • 颈联赏析:“招隐未居绝顶,卧云空欲学前修”表达了诗人虽想隐居山林,但却因未能达到绝顶而感到遗憾,同时也暗喻了诗人想要效仿前贤的抱负。
  • 尾联赏析:“披图尽日身难到,杳杳烟波茂苑秋”则是诗人对虎丘山无尽美景的向往,以及对秋天烟波渺渺中的寂寞情感的抒发。
  1. 诗词鉴赏
  • 通过对《寄题虎丘山》的深入解读,可以发现,释智圆不仅在艺术上有所追求,更在哲学和思想上有深刻的见解。
  1. 文学影响:《寄题虎丘山》作为释智圆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展示了其在文学上的深厚功底,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山水自然之美的独到理解和表达。

通过对《寄题虎丘山》的深入分析,可以感受到宋代释智圆在文学创作方面的独特风格和深邃内涵。这不仅是对虎丘山这一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理念的推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