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为时瑞世传名,及现郊村众尽惊。
唤作怪禽宜弹杀,始知流俗重虚声。
湖西杂感诗 其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西杂感诗 其五》是一首由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释智圆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和生活情趣的独特感悟,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文化现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内容介绍:
作者简介: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宋初天台宗山外派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事迹显示他是一位隐居西湖孤山的文人,晚年因故去世,被后人尊称为“孤山法师”。
诗歌原文:凤为时瑞世传名,及现郊村众尽惊。唤作怪禽宜弹杀,始知流俗重虚声。
诗歌赏析:释智圆在这首诗中通过描绘凤凰的出现与人们对其的反应,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观念的批判以及对真实自然之美的追求。首句“凤为时瑞世传名”,指出凤凰作为吉祥的象征,被世人所熟知并传颂。然而,当这种珍稀之鸟出现在郊外村落时,村民却感到震惊,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迷信。接着,第二句“唤作怪禽宜弹杀”,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对于非常规现象的恐惧和误解。而第三句“始知流俗重虚声”,则表明释智圆通过观察和思考,开始理解那些重视虚无声音的社会风气。
《湖西杂感诗 其五》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通过诗人的眼睛,展现了宋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读者能够更好地领会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以及其中的深层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