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盘根入巨浸,叠翠点寒空。
势迥侔蓬岛,层危敌阆风。
僧楼笼淡雾,雁塔碍飞鸿。
晓井金沙粲,晴坡玛瑙红。
喷云春雨外,照影夕波中。
野蔓垂枯柏,疏钟匝梵宫。
闲泉澄极顶,幽径入深丛。
古迹谈皆异,秋屏写未同。
乐游非俗客,静望属渔翁。
买去知无价,栖来思岂穷。
翻嗟市朝里,尘土日蒙蒙。
孤山诗二首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孤山诗二首·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景色的诗歌。这首诗通过对孤山独特景观的描写,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和宁静。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诗人生平:王翰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与西湖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他的诗歌常常以西湖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智圆则是一位长期居住在孤山的高僧,他在孤山上创作了许多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描绘了孤山的美丽景色,也反映了他对佛教的信仰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歌原文:一径通村入翠微,岩花清晓正霏霏。崖鸦失侣频相唤,野雉将雏近不飞。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孤山早晨的美景。”一径通村入翠微”描绘了一条通向村庄的小径,它蜿蜒曲折地通向远处的翠绿山峰。”岩花清晓正霏霏”描述了岩石上的花朵在清晨时分轻轻飘落的景象。”崖鸦失侣频相唤”描绘了崖上乌鸦失去了同伴,孤独地相互呼唤。”野雉将雏近不飞”则描绘了野雉鸟带着幼雏,但不愿离开,继续停留在巢边。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精细的画面感和深刻的意境。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孤山早晨的美。同时,诗中的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如”崖鸦”可能象征着诗人自己的孤独或寻求,而”野雉”则可能代表着生命的脆弱和希望。
《孤山诗二首·其一》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活、自然和内心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孤山景色的细致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和佛理的感悟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