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庙诗

君子尚权变,权变贵合道。
子胥荐专诸,子光专非好。
父雠共戴天,乞师恨不早。
子光既得志,入郢事征讨。
报父既鞭尸,谏王仍杀身。
孝子节方全,忠臣道且新。
驰名天地间,岂是悠悠人。
青史书盛烈,血食旌遗尘。
庙堂耀晨曦,庙木荂阳春。
往来无知俗,焚香勤祷祝。
忠孝不敢行,神兮宁降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吴山庙诗》是宋代诗人释智圆的作品之一,该诗以君子尚权变为主题,表达了权变与道合的重要性及忠孝之道的价值。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与作者:《吴山庙诗》由宋朝诗人释智圆所著,释智圆自号中庸子,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其为“孤山法师”。该诗的创作背景和释智圆的个人经历紧密相关,反映了他对儒家道德观念和道家自然哲学的深刻理解。
  2. 诗歌主题:《吴山庙诗》的主题集中在“君子尚权变”,即强调在政治和社会活动中应该灵活应对,适时调整策略以符合道德和法律规范。诗中的许多句子都表达了这一思想,如“子胥荐专诸,子光专非好”,“父雠共戴天,乞师恨不早”等。这些句子描绘了古代社会中因权力斗争和个人恩怨导致的悲剧,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臣孝子的赞美。
  3. 文学价值与历史影响:《吴山庙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佛教禅宗思想的珍贵文献。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多样性,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4. 现代意义: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权变的议题依然存在,但其背后所蕴含的道德和哲学思考仍然具有启发性。通过对《吴山庙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决策和社会行为,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吴山庙诗》不仅是一首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作品,也是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人性的重要窗口。其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每一个读者去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