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二首 其一 沩山百年后,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

翻手书空字已成,忙忙人向两头争。
屈原不是寻渔父,千古谁人论独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出自他的集子《长江集》。这是一首很有名的诗,但关于其背景和含义,可能有些读者会有疑问。下面我将简要地介绍一下这首诗。

这首诗的首句 “沩山百年后”,指的是沩山(在今中国湖南省)的一座寺庙,这座寺庙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里,“百年后”是指寺庙的历史悠久,历经沧桑。

次句 “向山前檀越家作一头水牯牛去”,意思是在寺庙附近的一家地主家中,将一头水牯牛卖给了这家的人。这里的“檀越”,在佛教中指供养佛寺的人,也就是出家人的施主。而“作一头水牯牛去”则意味着这头牛被卖掉了,可能是作为耕作用的牛。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头牛从寺庙到地主家的转移过程,寓意深远。一方面,它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牛的需求和利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暗示了佛教中的轮回观念,即人的生命和牲畜的生命都有其循环往复的规律。

由于缺乏更多上下文信息,对于这首诗的具体含义,可能存在不同的解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