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味酣心倚瘦筇,萧骚风啸一蹊松。
无人共语圆通境,笑看云吞石耳峰。
斜川道上望庐山三绝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斜川道上望庐山三绝 其一》是宋代诗人释正觉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哲理意蕴,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 诗歌原文:《斜川道上望庐山三绝·其一》水从乌石山前转,人在斜川岸上行。寂漠柴桑古祠下,我来无酒酹渊明。
- 首句解析:“水从乌石山前转”,描述了一幅水流绕过乌石山的景象,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
- 第二句解析:“人在斜川岸上行。”描绘了诗人在斜川岸边行走的情景,通过“人”与“行”这两个关键词,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意境。
- 第三句解析:“寂漠柴桑古祠下”,这里的“寂漠”意味着寂静而空旷,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遗址的感慨与敬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 尾句解析:“我来无酒酹渊明。”这句诗透露出诗人对陶渊明这位古代伟大诗人的仰慕之情,同时也表明了诗人自己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诗歌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慰藉和精神寄托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斜川道上风景的描绘,以及对于古代文化遗迹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文历史的深刻领悟。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即在喧嚣的世界中保持一种静谧和超脱的心态。
诗人背景:释正觉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其生活年代与《斜川道上望庐山三绝 其一》创作时期相吻合。《斜川道上望庐山三绝》作为他的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该诗具有简练明了的语言风格和鲜明的画面感。通过对斜川道上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物动作的精准捕捉,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哲思的艺术空间。此外,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意味也为其增添了一份深度和厚重感。
《斜川道上望庐山三绝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和人生感悟的诗歌,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哲理和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