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九十三首 其十二

禁足不定足,居中不住中。
去来无挂碍,踢踏活虚空。
射杀南山虎,翻身控角弓。
上无攀仰,下绝己躬。
孤迥迥一尘不立,清寥寥目断千峰。
白云片片,流水重重。
蓦忽和盘掇转,却要唤西作东。
生铁团上,迸开罅缝。
枯河道里,露出鱼踪。
不是妙用,亦非神通。
大家无别事,平等主人翁。
咄,老来双耳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九十三首 其十二》是宋代释梵琮的作品,其中包含了丰富的佛教哲学和禅宗思想

《偈颂九十三首 其十二》的作者释梵琮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高僧,他以其深厚的佛学修为和独特的文学才华著称。释梵琮号率庵,宁宗嘉定十二年(1219年)在庆元府仗锡山延胜禅院开始其修行生涯,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又转至南康军云居山真如禅院。他不仅在禅宗法门上有所建树,而且在文学上也颇有成就,被后人辑录为《云居率庵和尚语录》,以供后人研究与学习。

《偈颂九十三首》是一部集佛学哲理与诗歌艺术于一体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释梵琮对禅宗教义的领悟,也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艺术天分。在这部作品中,释梵琮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佛教的深奥教义融入诗中,使得诗歌内容既深刻又富有哲理性。例如,“禁足不定足,居中不住中。去来无挂碍,踢踏活虚空”这四句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禅宗中的“无念”、“无住”等重要概念,使读者能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禅宗的精髓。

《偈颂九十三首 其十二》不仅是一首宗教性质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释梵琮诗歌艺术的集中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不仅可以领略到释梵琮深邃的佛学见解和精湛的诗歌技巧,还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佛教文化的交融与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