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铜雀台砚

异物留传因好古,南来箧笥伴瑶琴。
漳河流水去无已,魏主荒台久废沈。
往日奸文须九锡,今朝片瓦尚千金。
所嗟人事多浮伪,谁识河滨古舜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友人铜雀台砚》赏析

《友人铜雀台砚》,宋朝释永颐的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文人雅士间深厚的友谊和对古物的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与文化追求。

诗中“异物留传因好古,南来箧笥伴瑶琴。”表达了诗人对于古董的喜爱和珍惜。在宋朝这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对于文物的收藏和鉴赏,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这种对古物的敬仰和热爱,在宋代尤为兴盛,许多文人学士都有类似的收藏,甚至不惜重金购买珍稀之物。

而“漳河流水去无已,魏主荒台久废沈。”则形象地描绘了古代邺城遗址的凄凉景象,同时也隐喻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深刻感悟。

诗中“往日奸文须九锡,今朝片瓦尚千金。”更是透露出文人对于文字价值的高度认识。在宋朝,虽然科举制度已经确立,但文人仍以才学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珍视和保护也格外重视。

《友人铜雀台砚》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作品,更是一部反映了宋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状态的历史文献。它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观察及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