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华顶峰

行尽一径龙蛇蟠,病身忽上青云端。
天公岂念客来远,偶吹一阵松风寒。
摩挲老眼坐叹息,信有物表非人寰。
去天尺五步可到,云梦八九吞何难。
微阳远映众山绿,景气摇动如波澜。
青萝吐花叶袅袅,浅水落石声潺潺。
盘空巨石碧如削,暗澹老树苍烟漫。
檐牙卓地殿影出,蜗涎上阶夜雨残。
昔人遗迹不复见,但见满目围苍峦。
悬知此地可送老,黄叶满庭风闭关。
玉京五城信不远,神仙绶短谁能攀。
妄庸柳泌真可笑,安用采药乘朱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华顶峰》是宋代文学家释法具所创作的一首诗歌。该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境界的独到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山行数十里,盘岗涉壑,约十余里,始至华顶峰。所谓「华顶」者,以其峰顶上直「华盖星」也。自峰南去百步,有一隙地,势坦夷广袤,四望皆碧海青天,云生足下。岩壁间,有古松千章,挺拔苍翠,枝干扶疏,若有所待。石磴萦绕,曲折上跻,每逾数级,辄觉神气飞越,如在霄汉。
  2. 创作背景
  • 《游华顶峰》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墨客多有忧国忧民之情。释法具作为一位佛教僧侣,可能更多地关注于修行和内心的宁静。他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 诗中的“华盖星”指的是北斗七星之一,象征着高远、明亮和神圣。通过这一象征,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艺术特色
  • 《游华顶峰》在艺术表现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诗歌采用了平实的语言和朴素的叙述方式,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体验。其次,诗歌在结构布局上层次分明,由远及近,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深入,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整体的美感,又不失细节的丰富性。最后,诗歌在意象选择上也独具匠心,通过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深化了诗的主题和情感,使得整首诗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远的影响力。

《游华顶峰》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在人生旅途中对精神境界的探索和思考。对于现代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启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