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尽一径龙蛇蟠,病身忽上青云端。
天公岂念客来远,偶吹一阵松风寒。
摩挲老眼坐叹息,信有物表非人寰。
去天尺五步可到,云梦八九吞何难。
微阳远映众山绿,景气摇动如波澜。
青萝吐花叶袅袅,浅水落石声潺潺。
盘空巨石碧如削,暗澹老树苍烟漫。
檐牙卓地殿影出,蜗涎上阶夜雨残。
昔人遗迹不复见,但见满目围苍峦。
悬知此地可送老,黄叶满庭风闭关。
玉京五城信不远,神仙绶短谁能攀。
妄庸柳泌真可笑,安用采药乘朱轓。
【注释】
游华顶峰:游赏华顶峰。
行尽一径龙蛇蟠:在通往华顶峰的路上,只见蜿蜒曲折的山道上,一条条小溪像龙蛇般盘曲盘旋。
病身忽上青云端:我病弱的身体突然登上了青云之上。
天公岂念客来远:难道天公只记得客人远道而来?
偶吹一阵松风寒:偶尔一阵松涛的清风袭来。
摩挲老眼坐叹息:用手揉搓着眼睛坐下叹息。
信有物表非人寰:相信世间万物皆有其表相,而人却无法与之相比。
去天尺五步可到:离天上只有五尺的距离。
云梦八九吞何难:云梦八、九里的地方,也不过是在吞云吐雾之间罢了。
微阳远映众山绿,景气摇动如波澜。
微阳:微弱的阳光。
众山绿:众山都披上了翠绿色。
景气摇动如波澜:山中景色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就像波浪一般起伏不定。
青萝吐花叶袅袅,浅水落石声潺潺:青青的藤萝吐出了繁茂的花叶,清泉落在石头上发出潺潺的声音。
盘空巨石碧如削,暗澹老树苍烟漫:高高的山峰上有块巨大的石头,碧绿如玉;苍茫的树林中,树木苍翠欲滴,烟雾缭绕。
檐牙卓地殿影出,蜗涎上阶夜雨残:庙台上的屋脊翘角高耸,殿宇的影子从屋脊上露出;屋檐下滴水的瓦片被雨水冲刷得湿漉漉的,夜晚的雨声还在继续。
昔人遗迹不复见,但见满目围苍峦:昔日人们留下的遗迹已经看不到了,只见眼前是一片茫茫的青山环绕。
悬知此地可送老,黄叶满庭风闭关:知道这里可以送走我的年岁,满庭的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我关上门窗,独自享受这份宁静。
玉京五城信不远,神仙绶短谁能攀:玉京(传说中的仙境名)离此不远,但想要成为神仙,却需要付出很长的努力。
妄庸柳泌真可笑,安用采药乘朱轓:那些愚蠢的人柳泌真是可笑,何必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去寻访仙草呢?
【赏析】
这是一首游华山的诗,全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和作者游览时的所见所感。
首联“行尽一径龙蛇蟠,病身忽上青云端。”写出了游人沿着山路行进时看到的景象——蜿蜒曲折的山路像龙蛇一样盘旋;而诗人本人因身体病弱,却意外地登上了青云之上,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感觉。
颔联“天公岂念客来远,偶吹一阵松风寒。”表达了诗人对天公是否真的记得自己远道而来的疑问。他忽然被一阵松风吹拂,感受到一股清新而又凉爽的气息,似乎在暗示着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
颈联“摩挲老眼坐叹息,信有物表非人寰。”描述了诗人用手摩挲着眼睛坐在石头上,感叹着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手法,而人却无法与之相比。这里的“信有物表”指的是事物的真实本质,而非人的主观臆断或虚伪行为。
“去天尺五步可到”,进一步强调了华山的高峻陡峭。诗人虽然距离山顶只有几步之遥,但却依然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尾联“黄叶满庭风闭关,玉京五城信不远,神仙绶短谁能攀。”则是诗人内心的抒发和感慨。黄叶满庭代表着秋天的到来,而闭门独居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然而,即使如此,他仍然坚信自己的理想能够实现。最后两句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仙道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淡漠态度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