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诵光明经,自得三昧力。
举起便周圆,何用高声觅。
一日三百部,日轮犹未昃。
见者总生疑,我自心坚实。
【注释】:
颂: 歌颂,吟诵。
自得三昧力:得到佛教所说的“三昧”之力,指禅定。
举起便周圆:形容诵读时声音洪亮圆润。
何用高声觅:不需要大声读出来。
日轮犹未昃:太阳尚未落下。
见者总生疑:听者总会产生疑问。
我自心坚实:我的心中自有坚定。
【译文】:
我诵读光明经,获得佛法的领悟。
诵读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回荡在四周。
无需刻意大声朗读,声音自然而然。
每天诵读三百遍,如同一日三餐。
虽然太阳还未西坠,但已开始西沉。
听到的人总产生疑惑,但我内心坚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颂歌,主要表达了诵经者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诗中通过描述诵经的过程和效果,展现了诵经者的内心世界。
诗人通过诵读光明经,获得了佛法的领悟。这里的“光明经”指的是佛教经典中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禅宗修行的重要经典之一。诗人通过诵读这部经文,获得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诗人诵读的经文声音如天籁之音,回荡在四周。这里的“天籁之音”指的是自然界中美妙的音乐,这里比喻诗人诵读的经文声音优美动听。这样的描写使得诵读的场景更加生动,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敬意。
诗人无需刻意大声朗读,声音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这里的“自然”二字表达了诗人对诵读的随性与自如,也体现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种境界。无需刻意追求声音的大小或高低,而是以最自然的状态去诵读,这样既能表达出内心的虔诚,又能体现出诵读的效果。
诗人每天诵读三百遍,如同一日三餐。这里的“一日三餐”象征着日常的生活,也暗示了诗人对佛法的虔诚和坚持。通过不断的诵读,诗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佛法,也表达了他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这首诗通过描绘诵读光明经的场景和过程,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诗人通过诵读的方式,表达了对佛法的虔诚信仰和对自我内心的坚定。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