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

窣堵波成赏匠人,工钱一二与三文。
可怜眼里无筋者,当面定将数目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四十四首其二十八”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一首诗,描绘了洞山平地露尸骸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悬殊和劳动者生活的艰辛

这首诗的开头以生动的画面引入主题:“洞山平地露尸骸”,诗人通过简洁的描写,勾勒出了一个荒凉的场景,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悲凉与哀愁。接着,“庵主将身一处埋”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场景背后的凄凉,暗示着死亡的冷漠与无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同情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中还描绘了工匠为佛塔建造完成后,雇主以微薄的报酬作为对他们劳动的补偿,“一二与三文”虽是微不足道的数字,却也映射出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现实。这不仅仅是对物质层面的描述,更深层地反映了社会结构中的不平等和劳动者的生存困境。

在这首诗中,释师范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例如,用“狼藉髑髅相枕藉”来比喻生命的短暂以及死亡后的荒凉景象。这种使用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抽象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引人深思。

《颂古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不仅是一首描绘现实的文学作品,它还深刻揭示了人性中的矛盾和苦难,以及人们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读者反复品读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