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玄及尽,见处偏枯。
明湛不摇,想中渗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虚玄及尽,见处偏枯。
明湛不摇,想中渗漏。
“偈颂二十九首 其七”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与人生哲理的古诗,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深刻的哲学观念和对生活的理解。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原文:
虚玄及尽,见处偏枯。明湛不摇,想中渗漏。
注释:虚玄指佛教中的空性,即一切事物都是空无自性的。见处偏枯意味着在某种见解或理解中存在不足之处。明湛是指清澈而坚定,不动摇的意思,而想中渗漏则是指内心的思考中出现了漏洞或错误。
翻译:虚空的真理已经达到了极致,然而在这种极端状态下,人们往往无法察觉其中的偏颇和缺陷。这种认识虽然看似清晰,但实际上却可能充满了偏误和漏洞。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虚玄”和“见处”的描述,表达了一种禅宗的思想,即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往往因为过于执着而忽略了事物的全貌,导致了认识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同时,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被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偈颂二十九首 其七”不仅是一种文学形式的产物,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智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感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超越自我,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