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玄及尽,见处偏枯。
明湛不摇,想中渗漏。

释清了所作的偈颂《偈颂二十九首 其七》如下:

虚玄及尽,见处偏枯。
明湛不摇,想中渗漏。

接下来将详细解释这首诗的意境和深层含义。

  1. 诗句释义
  • 虚玄及尽,见处偏枯:这里的“虚玄”可能指的是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思想或道理,而“及尽”意味着这些思想的极致和终点。当思想达到尽头时,可能会显得有些空洞或枯萎。
  • 明湛不摇,想中渗漏: “明湛”可能指清澈明亮,而“不摇”表示稳定和坚定。但这里也暗示在清晰明亮的表象之下,存在着某种不稳定或薄弱之处。
  1. 译文与注释
  • 译文:当一切虚无玄妙的理念都达到了尽头,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就会显得特别空洞和枯萎。
  • 注释:此句表达了对终极真理或理念理解后的感悟。认为只有当所有玄奥的概念都被彻底理解和接受时,人们才能看到事物的真实本质。
  1. 赏析
  • 此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哲学或宗教思考深度的一种探索。通过对“虚玄”的探讨,诗人试图揭示出事物最深层次的本质和意义。
  • 通过“见处偏枯”和“想中渗漏”这两个对比鲜明的意象,诗人展示了思考过程中的矛盾和不确定性,以及这种矛盾如何引导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本质。
  •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语言和表达的敏感性和创造性,使其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 在现代语境下,这首诗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提醒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反思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哲学思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关于存在、认知和真理的复杂而引人深思的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