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道通身去,迢迢劫外参。
随流忘朕兆,痴兀未曾闲。
瞬视成途辙,扬眉落二三。
只应无见顶,子夜白云漫。
诗句释义
1 鸟道通身去 - 这是一句描述,意味着通过鸟瞰的方式(如从高空向下看),可以看到道路或道路网络。
迢迢劫外参 - “迢迢”表示遥远,“劫外”通常指的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整句诗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世的意境。
随流忘朕兆 - “随流”可能是指随波逐流,“朕”是帝王的意思,“朕兆”指帝王的迹象或征兆。这一句可能在说随着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过去的标记或迹象。
痴兀未曾闲 - “痴”在这里可能表示一种执着或痴迷,“兀”同“兀”,意为呆板、固执。整句话可能表明某人或某物对于某种状态或状态的改变持有一种固执的态度,没有感到放松或解脱。
瞬视成途辙 - “瞬视”可能是指快速或瞬间的观察,“途辙”即道路上的痕迹。这句话可能是在说快速地观察后,发现了道路上的痕迹或模式。
扬眉落二三 - “扬眉”形容人的神态,显得轻松或得意,“落二三”可能是指落下或消失的情况。这一句可能是在描述一种态度的转变,从紧张或焦虑到轻松或自在。
只应无见顶 - “见顶”在这里可能是指达到一个目标或顶点,而“子夜”则可能是指深夜时分。整句话可能是在说在深夜时分,应该已经达到了目标或顶点,无需再追求更多的成就。
子夜白云漫 - “子夜”指的是深夜时分,“白云”可能是指飘渺不定的云彩。这一句可能是在描绘深夜时分的景象,云彩飘渺不定,给人一种宁静或深远的感觉。
译文
鸟儿飞翔穿越天际,遥望着遥远的世界。
随着时间的流逝,忘记了过往的标记,保持着一种痴顽的状态。
一瞥之间,便能看到路上的道路痕迹,扬起了眉毛,却已落下了二三。
应该不再追寻高处,在深夜中仰望那片广阔的白云。
赏析
这首诗以鸟瞰的视角出发,通过鸟瞰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其中,“鸟道通身去”和“迢迢劫外参”描绘了一幅超越时空的画面,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远离尘世的意境。接下来的几句则进一步展开这种意境: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标记的遗忘,以及对当前状态的坚持和转变,诗人展现了人生的多种态度和选择。最后两句则以深夜中的白云为背景,暗示了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态度的选择,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