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苇非关秋色,飞鸥元自斜行。
坐上忽惊丘壑,窗间那有潇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折苇非关秋色,飞鸥元自斜行。
坐上忽惊丘壑,窗间那有潇湘。
《书余逢时所作山水 其二》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古诗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秀美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山川河流、亭台楼阁等自然景物,以及山石草木、飞鸟游鱼等动物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首联“山色空蒙雨亦奇”,通过描绘雨后山色的朦胧美,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颔联“江流天地外,山入坐来无”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认为山和水都是天地之间的存在,它们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颈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通过对落木、山峰、天空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辽阔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壮阔与壮丽。尾联“秋光一片芙蓉出水,清夜悠悠露珠坠”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色,月光洒满大地,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