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小憩

不到兹亭久,轩窗眼界开。
江流翻白浪,树影扫青苔。
有鸟衔花出,无人送酒来。
快然心自适,此地亦悠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亭小憩》是由南宋的陈杰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反映了其对于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
  • 陈杰,字焘父,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生平经历了从政治生涯到隐居生活的过渡,这种转变也体现在其诗歌中。据《宋史艺文志补》,陈杰有《自堂存稿》十三卷,但已佚。清同治《丰城县志》卷一六记载了他的部分事迹。
  1. 诗歌原文
    远树依山瘦,空江抱郭斜。
    水云涵雁影,晴雪落梅花。
    经岁长为客,方春最忆家。
    又持五字律,草草答年华。

  2.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陈杰的《江亭小憩》以其独特的意境著称。诗中通过“远树依山瘦,空江抱郭斜”等句子,巧妙地描绘了一幅江边宁静的画面。树木依山而立,江水环绕着小镇,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致。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经岁长为客,方春最忆家。”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在长期的漂泊后,家乡的温暖成为了他最大的慰藉。
  • 艺术特色:《江亭小憩》在艺术上展现了陈杰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每一句都精心打磨,充满了韵律美。例如,“水云涵雁影,晴雪落梅花”等句子,不仅描写细致,还富含诗意。

《江亭小憩》不仅是陈杰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南宋时期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欣赏到优美的诗词,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