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广福

旧邑浮航外,青山千万重。
访僧舟北渡,归寺海西峰。
薄薄云收日,微微雨洒松。
可堪添客恨,闻打暮天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寻访广福》是宋代释绍嵩的作品,其原文如下:旧邑浮航外,青山千万重。访僧舟北渡,归寺海西峰。薄薄云收日,微微雨洒松。可堪添客恨,闻打暮天钟

《寻访广福》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宋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分析:

  1. 作者介绍与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寻访广福》的作者是宋代的释绍嵩,他是一位僧人,以诗词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释绍嵩的游历过程中,他在游览名胜古迹时,被周围的自然美景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诗歌。
  1. 诗句解析
  • “旧邑浮航外”:这句描述的是诗人远离城市喧嚣,来到一个宁静的地方,暗示了一种逃离尘世喧嚣的愿望。
  • “青山千万重”:描绘了远处连绵起伏的青山,给人以深远和壮阔之感。
  • “访僧舟北渡”:诗人乘坐小船向北渡河去探访和尚,体现了一种虔诚的修行态度。
  • “归寺海西峰”:诗人返回到寺庙所在的海边山巅,展现了他对佛教圣地的向往和敬仰。
  • “薄薄云收日,微微雨洒松”:描述了一幅天气转晴后的美丽景象,雨后的松树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 “可堪添客恨”:表达了诗人对于旅途中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的无奈。
  • “闻打暮天钟”:最后一句提到了傍晚时分寺庙中传来的钟声,增添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1. 艺术特色与价值
  • 意境营造:《寻访广福》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变化。
  • 文化内涵: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寻访广福》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心灵的抒发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它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是宋代文人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