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春流绕钓矶,扁舟系柳向朱扉。
悠然到此忘情处,默默无言对落晖。
舟泊严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泊严滩》是宋代著名诗人释绍嵩的诗词作品,而非真山民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严陵湍(又称严陵濑,位于今浙江桐庐县南)泊舟的情景,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略带愁思的水乡晚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简介:《舟泊严滩》的作者是释绍嵩。《舟泊严滩》作为释绍嵩的作品,其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对理解诗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宋代是一个诗歌繁荣的时代,许多诗人在这一时期留下了众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其中,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其诗作往往体现了禅宗思想和佛教文化的影响。
诗词原文:这首诗的原文如下:“万里春流绕钓矶,扁舟系柳向朱扉。悠然到此忘情处,默默无言对落晖。”通过这些诗句,可以感受到诗人泊舟时的心境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融合。诗人将自己比作一只孤蓬,与水禽共同欣赏明月,感受着芦叶和晚风的吟唱,这种境界显得十分清幽脱俗。然而,随着夜幕的降临,渔火点点,笛声悠扬,诗人的内心也充满了无尽的愁绪,如同云开后的鸿雁,不知去向,只能感叹自己的身在天涯,与世隔绝。
诗词赏析:《舟泊严滩》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思索。在这首诗中,释绍嵩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静谧又充满诗意的水乡夜晚。诗中的“水禽与我共明月”和“芦叶同谁吟晚风”等句子,都巧妙地捕捉了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联系,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美学。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思考,如“身即天涯一断鸿”,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对生命无常的认识。
《舟泊严滩》作为释绍嵩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为研究宋代诗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了解,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学艺术,还能深入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喧嚣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