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见

色尘销尽眼头空,著得须弥山万重。
不似灵云存鉴觉,被桃花换主人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无见》是释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色尘锁尽眼头空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本质及真实存在的深刻思考

《无见》这首诗通过对色尘、须弥山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被时间遗忘的神秘领域,其中蕴含着诡谲的气息和未知的风险。这种设定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充满想象和探索的空间,而且也引发了对于生命本质和存在意义的深入思考。

《无见》中的“色尘锁尽眼头空”一句,用“色尘”这一概念来指代世俗的纷扰与执着,而“眼头空”则形容了一种心灵的空虚与迷茫。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洞察,认为人们往往被外在的物质所迷惑,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著得须弥山万重”一句,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依赖和执着,如同须弥山一般庞大而沉重,难以挣脱。这种描述也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时的困境,以及可能因此而失去的精神自由和创造力。

《无见》中的“不似灵云存鉴觉,被桃花换主人翁”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批判态度。这里的“灵云”象征着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而“桃花换主人翁”则暗喻世事变迁,人们如同被桃花所替代,失去了原有的自我。这种表述既揭示了人们对于名利的追逐可能导致灵魂迷失的担忧,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无见》作为一首具有哲理性的文学作品,其内容不仅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描绘,更是一种对人生真谛的探求和对心灵自由的呼唤。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释绍昙对于生命、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引发人们对于个人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