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尘销尽眼头空,著得须弥山万重。
不似灵云存鉴觉,被桃花换主人翁。

注释:

无见:没有看见。

色尘销尽眼头空,著得须弥山万重。

色尘:指世间一切物质。销尽:消失。眼头:眼睛的前端。著:有;着。须弥:印度语音译,意译为“恒河沙”,表示极大的数目。万重:形容山峰层叠,多如万层。

不似灵云存鉴觉,被桃花换主人翁。

灵云:佛家语,指佛心。鉴:明镜,比喻能照见事物本相的聪明才智。觉:觉悟,指洞彻事理的智慧。被:遭受。桃:桃花树,这里指春天的景物。主人翁:旧时戏曲中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此处指自己。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对世间万物进行深刻的观照,表达了他对于世界、人生以及自我的独特见解。

首句”无见色尘销尽眼头空”,诗人通过描绘一幅色彩斑斓却又瞬息即逝的画面,表现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色尘,指世间的一切物质,包括我们所见的山川草木、日月星辰等。销尽,意味着这一切在诗人眼中都失去了本来的面目,成为了虚无缥缈的存在。眼头空,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世界,仿佛一切都变得空洞无物,只剩下一片虚无。

接下来一句”著得须弥山万重”,诗人通过对须弥山这一佛教象征性概念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深刻理解。须弥山,意为巨大的山,象征着世间的纷扰与复杂。万重,形容山峰层层叠叠,如同无尽的宇宙一般。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世界的深刻认识,也体现了他对世间万物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不似灵云存鉴觉,被桃花换主人翁”,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世间的事物与佛法中的真理进行了深刻的对比。灵云,指的是佛家的慧根,象征着能够洞悉事物本质的智慧。鉴,明镜,比喻能照见事物本相的聪明才智。觉,觉悟,指洞彻事理的智慧。被桃花换主人翁,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的种种经历,仿佛被红尘所困,失去了原有的纯真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世事的观察与思考,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人类存在状态的独特见解。他以一种超脱的姿态面对世界,既欣赏世间的美好,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世俗所迷惑。这种独特的人生观使他的作品具有了超越时空的魅力,成为后人传颂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