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如兄见枯桩

枯桩一语错流传,碍塞平人万万千。
百杂碎时须跳出,莫教坐在法身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如兄见枯桩》是宋代诗人释绍昙所作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释绍昙,宋代的僧人,其诗作多表达了禅宗思想以及佛教的哲学观念。
  • 释绍昙生活在一个宗教与文学并重的时代,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应用。
  1. 诗句解析
  • “枯桩一语错流传”:描述了某种错误或过时的观念或理论像枯桩一样被广泛传播着,但并未受到重视。
  • “碍塞平人万万千”:可能意味着这些错误观念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进步。
  • “百杂碎时须跳出,莫教坐在法身边”:提醒人们在复杂的世界中需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被固有观念所束缚。
  1. 作品背景
  • 释绍昙的作品反映了他个人的修行经历以及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 同时,这首诗也可能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通过对枯桩的比喻,传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现象,追求真理和智慧的思想。

《送如兄见枯桩》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佛学背景的诗歌,也是释绍昙个人哲学思想和生活体验的体现。读者在欣赏其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关于如何在纷扰世界中保持独立思考和精神自由的重要启示。通过这样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释绍昙以及他的诗歌在当时及后世的影响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