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翁

午夜光浮玉兔胎,行空无迹镜奁开。
老僧不在明白里,向未生前相见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翁》是宋代诗人释绍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在这首作品中,释绍昙以深邃而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下面是对《月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基本信息:释绍昙,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居住于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又移至平江府法华禅寺。他的生活经历与禅宗修行紧密相连,这从他的诗作中可见一斑。
  1. 作品原文
  • 诗句内容:午夜光浮玉兔胎,行空无迹镜奁开。老僧不在明白里,向未生前相见来。
  • 意境解读: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般柔和,映照着地面,仿佛照亮了玉兔的形态。同时,“行空无迹”暗示着诗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的向往。“老僧不在明白里”,表达了一种对真理和佛学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悟道之前与未生之前的精神相遇。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月翁》中的意象丰富且富有层次。月光、玉兔、镜奁等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 风格特点:此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生命、宇宙和佛教哲学的深刻思考。

《月翁》不仅是一首描写月光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部蕴含哲理和宗教情怀的作品,通过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