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十二

地僻云深,秋高境寂。
堂户凄凉,无人面壁。
虽然,净地上谁肯狼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十二》是一首充满佛教意象和哲理的诗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释绍昙:宋代僧人,字希叟,曾居住在庆元府佛陇、平江府法华、庆元府雪窦资圣等禅寺,并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及《希叟绍昙禅师广录》等著作传世。
  1. 诗歌原文
    红霞穿碧落,白鹭点苍苔。
    不得颜良首,谁能叹善哉。
    根向梢头出,子从花裹开。
    青山绿水鬓边腮。
    有时寻不见,依旧却还来。

  2. 诗歌赏析

  • 自然描绘:诗中“红霞穿碧落”与“白鹭点苍苔”,通过色彩鲜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引人入胜。
  • 哲理意味:“不得颜良首,谁能叹善哉”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得失的看法,暗示着在世间纷扰中寻找真正的自我与智慧的重要性。
  • 象征意义:诗中的“根向梢头出,子从花裹开”,运用了植物生长的象征手法,比喻了生命的发展与成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循环的认知与感悟。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宁静和谐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以及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偈颂一百零二首 其十二》不仅以其深邃的佛教哲理和优美的自然景色吸引读者,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