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御金轮四十年,拱垂衣化育黎元。
万机休罢升遐去,四海无思不断魂。
林间衲子,感戴深恩。
合掌迎归兜率院,当来成佛补慈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统御金轮四十年,拱垂衣化育黎元。
万机休罢升遐去,四海无思不断魂。
林间衲子,感戴深恩。
合掌迎归兜率院,当来成佛补慈尊。
《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二十二》是唐代玄奘大师的诗作。这首诗写于公元754年(唐玄宗天宝三年)春天。玄奘法师为了取回真经,从长安出发,经过西域各地,来到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向戒贤大师求教。他在那里学习了五年,取得了不少佛学知识。公元754年秋天回到长安时,在慈恩寺讲《摄大乘论》。
玄奘法师在印度期间,曾与弟子们同游五印国,并写下了许多诗歌,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中“其二十二”是这样的一首:
我身无所有,
何处得随身?
若离诸相习,
何事不成真?
这首诗以玄奘法师的亲身经历为例,阐述了一个道理:一个人如果离开了世俗的名利欲望,便可以真正得到解脱和自由。这种思想对于当时许多追求名利的人而言,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