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四十九

闻道金轮出母胎,尽河沙界扫氛埃。
想应新整乾坤手,多带尧风舜日来。
普天率土,寿域宏开。
林下野人何祝献,一茎草上玉楼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四十九》是宋代释绍昙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释绍昙,字无为,宋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活动于北宋时期。释绍昙在佛教文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诗歌体现了一定的宗教色彩和哲学思考。
  1. 作品原文
    闻道金轮出母胎,尽河沙界扫氛埃。
    想应新整乾坤手,多带尧风舜日来。
    普天率土,寿域宏开。
    林下野人何祝献,一茎草上玉楼台。

  2. 诗篇赏析

  • 开头两句:“闻道金轮出母胎,尽河沙界扫氛埃。”这两句通过“金轮”和“扫氛埃”两个关键词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净化世间的氛围。金轮可能象征着佛性或天道的力量,而扫氛埃则意味着清除一切邪恶和污染。
  • 中间两句:“想应新整乾坤手,多带尧风舜日来。”这里的“新整乾坤手”形象地描绘了释绍昙对宇宙秩序和自然法则的理解与把握,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佛法的深刻领悟。而“尧风舜日”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理解与把握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 最后两句:“普天率土,寿域宏开。林下野人何祝献,一茎草上玉楼台。”这两句通过对天地广大、寿命长久的描写,以及林下野人对玉楼台的祝愿,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高远的精神追求。同时,“一茎草上玉楼台”也暗喻了一种虽然平凡却充满智慧和美好的生活态度。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四十九》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的诗歌,也是释绍昙对佛教教义及其实践的一种独特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释绍昙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宇宙、生命和道德的深邃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