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九十四

共住不知名,千圣亦不识,无端平地生荆棘。
兄呼弟应,与世同波,笑独醒人死汨罗。
恁么也好,不恁么也好。
手拍阑干唱竹枝,哩哩啰,天涯望远无人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九十四》是南宋时期的一首佛教偈颂,由释绍昙创作。该诗以简洁的言辞传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共住不知名,千圣亦不识,无端平地生荆棘。兄呼弟应,与世同波,笑独醒人死汨罗。恁么也好,不恁么也好。手拍阑干唱竹枝,

  2. 诗句解析

  • “共住不知名”:这句诗表达了释绍昙对众生无法明了佛法的真实含义的感叹。
  • “千圣亦不识”:强调即使在众多圣人中,也无人能完全理解佛法的真谛。
  • “无端平地生荆棘”:描绘了佛法在世间传播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 “兄呼弟应,与世同波”:反映了释绍昙对于世间众生盲目随从、缺乏独立思考的现象的批判。
  • “笑独醒人死汨罗”:表达了释绍昙对那些能够清醒认识到生死真相的人的敬佩之情。
  • “恁么也好,不恁么也好”:表明了释绍昙对佛法的不同诠释方式的接纳,既不拘泥于一种解释,也不全盘否定。
  • “手拍阑干唱竹枝”:描绘了释绍昙在修行中的一种自在状态,即使身处纷扰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
  1. 艺术特色
  • 简练的语言:“共住不知名”等句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
  • 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千圣不识与独醒人之死汨罗,展现了佛法的深奥与世俗世界的虚幻。
  • 丰富的意象:竹枝、竹叶等意象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一种生动的画面。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九十四》是一首蕴含深厚哲理和丰富情感的诗歌,它不仅展示了释绍昙对佛法的理解,也反映了他对世间万象的洞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佛教文化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