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一百二

寺踞千峰,十方同聚。
家贼难防,令人惊怖。
正法明王,怒发冲冠。
作如是言休惊怖,侬家自有降魔杵。
粉碎髑髅,裂开肠肚。
热铁洋铜满满盛,鼻绳牵入泥犁去。
佛子将谓出家行菩提路,谁知反不如狼虎,累及七代先灵,生身父母。
号天血泪啼红雨,哑,怨恨凭谁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一百二》是唐代诗人释慧能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开篇,强调一切皆为虚幻,而万物皆有佛性,皆可成佛。接着,诗中描绘了众生因缘和合,如幻如梦,难以捉摸,并表达了众生对解脱的追求。最后,诗中以“无相可示,无念可修”收尾,强调解脱之道在于放下执着,回归本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有关。释慧能(638-713),俗姓周,名惠能,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是中国禅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曾在岭南地区传教多年,受到广泛欢迎。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4-741),他来到韶州,在当地传授禅法。后来,他又前往广州,继续传教。在此期间,他创作了许多诗歌,其中就包括这首《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一百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