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傅守 其十

秋入东篱破晓霜,黄花不肯媚重阳。
花神爱惜缘何事,要向今朝荐寿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傅守 其十》是宋代诗人释若芬所作,一首祝寿之作。诗中不仅表达了对傅守的敬意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还描绘了傅守在江南水乡长期任职的经历及其行政才能和历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期:释若芬生活在宋代,这是一个文人辈出的时代,诗词歌赋盛行。他的创作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和风貌。
  • 作品类型:这是一首祝寿词,通常用于向长辈或重要人物表达祝福和敬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祝寿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通过诗词来传达祝福,既体现了文学修养,又增加了祝寿活动的仪式感。
  • 内容特点: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展现了对傅守的敬仰之情。诗中的“秋入东篱破晓霜,黄花不肯媚重阳”等句子,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隐喻傅守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
  1. 主题思想
  • 敬仰与赞赏:诗篇开头直接点明了祝寿的主题,表达了对傅守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赞赏。这种情感的表达,体现了祝寿词的庄重和正式。
  • 寓意深远:通过对傅守经历的描述,如“十年泽国泛吴航”,不仅赞美了傅守的政治才能和行政历练,也暗示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力。这种寓意深远的表达,使得祝寿词具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寿傅守 其十》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秋入东篱”、“黄花”、“重阳”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
  • 语言风格:诗篇的语言简练而不失韵味,通过平实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这种简练的语言风格,使得祝寿词更加平易近人,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

《寿傅守 其十》不仅是一首祝寿词,更是一首蕴含深意、具有高度艺术成就的文学作品。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傅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祝寿词的典型特征和美学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