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二

白塔云中路,晴空鸟外檐。
好山长入望,终日坐无厌。
几个竹生石,数枝花映帘。
长安曾未到,神力动飞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二”是一首宋代释清远所作的文学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历定明塔时的感受与见闻,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画面,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下面将对这首作品进行深入分析:

  1. 作者背景
  • 释清远的生平简介:释清远,宋代僧人,隐居于四处山中,曾居住于四面山大中庵、崇宁万寿寺和舒州龙门寺等地。他在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奉诏前往和州褒禅山寺(即现在的安徽含山县褒禅寺)居住,并在不久后因疾病辞归隐至蒋山之东堂。他不仅是南岳下十四世的传人,还是五祖演禅师的法嗣。宣和二年(1120年),释清远因病逝世,享年五十四岁。
  • 诗作时代:释清远生活的时期为北宋末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文人墨客仍能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怀,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1. 诗歌原文及其赏析
  • 诗句原文:“白塔云中路,晴空鸟外檐。好山长入望,终日坐无厌。”
  • 白塔云中路:此句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白塔,云雾缭绕在塔顶,增添了一份神秘与超然的氛围。
  • 晴空鸟外檐:晴朗的天气中,鸟儿飞翔于高空之外,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天空景象。
  • 好山长入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山峰的无尽向往和渴望。
  • 终日坐无厌:诗人每日长时间地欣赏这座山的美丽,却依然感到不满足,反映了诗人对美景的追求与热爱。
  • 诗句赏析:整首诗以白塔为中心,通过对白塔周围的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体验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1. 文学特点及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诗歌采用了平实的语言,直抒胸臆,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复杂的修辞手法,却能够深入人心,引发读者的共鸣。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白塔、山川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
  • 艺术手法:诗歌运用了白描手法,即用简洁的文字来描绘景物,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和感受。这种手法使诗歌更加质朴而富有意境。

《游定明塔院作二颂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和情感的宋代诗歌。通过对白塔和周围景色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态度。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释清远深邃的艺术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读者,了解并研究此类作品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