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云中路,晴空鸟外檐。
好山长入望,终日坐无厌。
几个竹生石,数枝花映帘。
长安曾未到,神力动飞潜。
【注释】游定明塔院: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南。二颂:指两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题咏古塔的诗。诗人登上白塔,俯视云路晴空,远眺鸟外檐头,凭栏眺望,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以至终日不厌。他看到几个竹生石上,几枝花映帘前,便想起长安曾未到这里,但已飞潜动地了。
这首诗写登览之胜,以“好山长入望”一句领起,其余皆对偶铺陈。
首联两句,点明登览之地——白塔,并写出了登塔所见。“白塔”二字,是全篇的纲领,其他三联均围绕它来展开。白塔建于唐咸通九年(868),为七层砖塔,高约40米,下有塔院。唐代诗人李白、杜甫都曾登临此塔作过诗。
颔联两句写登塔所见。“晴空”,即蓝天。“鸟外檐”,指塔身。这两句是说:从白塔顶俯瞰,只见晴空万里,鸟儿飞向天空之外。“檐”,即屋檐,这里指塔顶。
颈联两句写登塔所见。“竹”,“石”是借指,不是实指。“竹生石上”,是说竹子生长在大石头上。“飞潜动地”,是说大地震天动地,使草木都为之惊扰。“长安”,即古都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市西,这里泛指京城。
尾联两句写登塔所见。这两句的意思是:几个竹子长在石头上,几枝花儿照映着窗子。“未到”,犹言未曾到达也。这两句是说:我尚未到达京城长安,但那伟大的力量已经惊动大地万物了。
这首题咏古塔的诗,描写了登上白云寺塔时所见到的美景,抒发了作者的游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