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逝明知直不邪,要穷妄识是空花。
故令庆喜推心目,胜相初观始出家。
在内何缘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
琉璃比眼还同境,闭障开明未有涯。
合处随生难定体,根尘兼带转蓬麻。
世间一切都无着,水陆空行作翳瑕。
七处无归全失措,从兹始得遍河沙。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的能力,重点考查对诗歌的形象和语言的感受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诗作,找准诗句在诗中的意象位置,然后结合着诗句的意思进行分析。同时注意多角度思考,从手法、主题、情感等角度分析。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最后赏析,注意注释的标注。本题的难点在于理解全诗的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诗词积累。
“善逝明知直不邪”的意思是:善行如佛,知道世间一切皆为空性,并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要穷妄识是空花”的意思是:只有穷尽一切妄想与分别才能认识到一切法皆是虚幻不实,没有实体。
“故令庆喜推心目,胜相初观始出家”的意思是:因此佛使阿难心生欢喜,推究其理,从而得道成佛。
“在内何缘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的意思是:内心如何能明了一切?外界又怎样能够知晓?
“琉璃比眼还同境,闭障开明未有涯”的意思是:如同眼中所见之物都是琉璃一样,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无法触及。
“合处随生难定体,根尘兼带转蓬麻”的意思是:万物都因聚合而形成,随着聚合的出现,一切都变得难以把握,就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
“世间一切都无着,水陆空行作翳瑕”的意思是:世间一切都是没有固定的立足之处的,无论是在水上行走还是在陆地上行走,或者在空中飞来飞去,都无法摆脱烦恼。
【答案】
译文:
善行者深知世间一切皆为空性,并不执着于任何事物。他穷尽妄想分别之心,方得以悟。内心如何能明了一切?
外界又怎样能够知晓?心中所想,皆如眼前所见之琉璃一般虚幻不实。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无法触
及。万事万物都因聚合而形成,随着聚合的出现,一切都变得难以把握,就如同随风飘荡的蓬草一样。世间一切
都是没有固定的立足之处的,无论是在水上行走还是在陆地上行走,或者在空中飞来飞去,都无法摆脱烦恼。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大德者(善逝)向弟子们讲说佛法的过程,表达了对佛法的领悟过程。诗人用“善逝”、“明
觉”等词语来表现佛的大慈大悲和智慧。“要穷妄识是空花”一句,则直接指出了佛法的根本特点。
“故令庆喜推心目,胜相初观始出家”,是说佛让阿难(一名庆喜)推究佛法的义理,进而获得悟道。这两句诗把佛的慈悲与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内何缘昧肝胃,相知在外又成差”,是说内心的体验与外界的体验是有区别的。内心的体验是一种内在的境界
,外界的体验则是外在的境界。内心的体验可以超越外在的体验。
“琉璃比眼还同境,闭障开明未有涯”两句是说一切法都是虚幻的。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没有真实的,都是如梦幻泡
影般存在的。这两句诗把佛法的空性义说得非常透彻。
“合处随生难定体,根尘兼带转蓬麻”,是对前两句的深化。一切法都是聚合而成、散开而成,没有固定不变的形
态。一切法都在不断流转之中。这两句诗把佛法的无我义说得非常深刻。
“世间一切都无着”,这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立足之处。世间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都是不可执
住的。这两句诗把佛法的中道义说得非常彻底。“水陆空行作翳瑕”,是说无论是水路、陆路还是空中飞行的
方式,都无法摆脱烦恼。世间一切众生都是被六道轮回、五蕴假合所束缚的。这两句诗把佛法的解脱之道说得十
分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