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
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
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
这首诗的作者不详,诗中描述了吴公明(或称吴公)的生活经历和修行历程。
诗句释义:
- 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
- “坦然老”意味着心态平和、无拘无束。
- “龙门人”可能指的是吴公明来自龙门地区,龙门是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名。
- 声名落四方,坐卧今十春。
- “声名落四方”意味着他的名声传遍了四方。
- “坐卧今十春”表示他已经在修行上度过了漫长的十年。
- 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
- “会见移庵去”可能指的是他在修行过程中,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离开了原来的庵堂。
- “何妨邈形真”表示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形貌会消失,因为他相信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真正的神通。
- 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
- “平生香火缘”可能指的是他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 “对比即神通”表示当他将佛教信仰与修行结合起来时,就能发挥出真正的神通力。
译文:
想要认识一个心态平和、无拘无束的人,那就是来自龙门的人——吴公明。他的名声传遍四方,已经修炼了整整十年。他在修行过程中,为了追求更高的境界,离开了原来的庵堂。他并不担心自己的形貌会消失,因为他相信通过修行可以达到真正的神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吴公明的修行历程和他对佛教的虔诚信仰。从“欲识坦然老,乃是龙门人”可以看出,吴公明的心态平和,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他的名声传遍四方,说明他的修行成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在修行过程中度过了漫长的十年,这反映了他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两句“会见移庵去,何妨邈形真”表达了他对于形貌的看法,他认为只要内心坚定,外在的形貌就不重要。最后的“平生香火缘,对比即神通”则强调了宗教信仰在修行中的重要性。整首诗体现了吴公明对于佛教的虔诚信仰和坚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