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廓无状,孰为龙门。
有指南路,绝刀斧痕。
因缘去住,任物所论。
黄竹寒湫,晓而复昏。
【注释】
①龙门:这里指龙门石窟。常住图师:常住和尚,即出家和尚。真知事:真有见识的人。求赞:请求赞扬。②寥廓无状:空旷无边,不知形状。孰:谁、哪。③指南路:指引方向的路。④绝:断绝。⑤因缘去住:因缘,缘分;去,来;住,停留。⑥黄竹寒湫(jiāo):黄竹溪,位于龙门石窟附近的一个自然风景名胜区。⑦晓:天刚亮。昏:天暗下来。⑧“有”句:意谓有识见的和尚能识别真伪。⑨“求赞”二句:意谓那些真正有见识的和尚会赞扬这种艺术。⑩“寥廓”句:意谓空旷无边的景色,不知道它的具体形状。①“孰”句:意谓谁能够知道龙门石窟的真实面貌呢?
【赏析】
这首诗写游龙门石窟,感叹其深奥难测,表达了诗人对佛教艺术的赞叹之情。全诗以问答形式写成,一问一答,自问自答。前四句写游览龙门,后四句写感叹龙门之难。
首二句点明题旨:“龙门”二字,是诗人游历龙门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他游历时最感兴趣的问题。“有”字下得极好,既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又为下文发问作好了伏笔,同时使诗句显得更加委婉含蓄,余味无穷。
三、四句承上启下,从正面回答了“孰为龙门”。既然“龙门”有真有假,那么,“有”与“孰”也就不言而喻了。
中间四句进一步写“龙门”之难。首句“有指南路”,是说有真知灼见的人能辨别真假。第二句“绝刀斧痕”,意谓没有受到破坏。第三句“因缘去住”,意谓随缘而往。第四句“任物所论”,意谓由它自己去评论。
末二句写“黄竹寒湫”,这是诗人游毕龙门时所看到的美景,也是诗人游毕龙门后的感想。“晓而复昏”,是说黎明时分,黄竹溪一带的景色已经昏暗不清,这正说明天色已晚,游人该回家了。“寒湫”,即冷湫,是黄河中的一个水潭。“黄竹寒湫”,意谓那黄竹溪边的冷湫,天未亮就昏暗不清了。
这首诗的妙处在于用“有”“否”来代替“有”“无”,用“可”来代替“否”,用“可”来代替“否”,使语言更富有变化,更具有韵味。另外,这首诗也写得很有层次性,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引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