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里胶青不见形,影中所以邈吾真。
吾真定有非形碍,为对凡夫显幻尘。
尘既显,道弥新,不贵西来彼上人。

顺知藏求赞

色里胶青不见形,影中所以邈吾真。

吾真定有非形碍,为对凡夫显幻尘。

尘既显,道弥新,不贵西来彼上人。

注释:顺知:顺应自然的道理。顺从自然的道理去寻求赞美。藏求:指隐藏起来,不显露自己。这里指隐逸山林。赞:赞美。

译文:顺应自然的道理去寻求赞美,就像那颜色里胶青的树,它的本体并不可见,但它的影子却能显现出自己的真实存在。我的真实本性并不是被形体所束缚,而是能够超越这些形体的障碍,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凡胎的幻象。这种幻象虽然显现了,但道的本质却是更加新鲜。因此,我并不看重那些来自西方的人们,他们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某种超越形体的境界。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追求超然离俗、追求心灵自由之境的诗歌。首联“顺知藏求赞”即表明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领悟和追求。他认为,只有顺应自然的道理去寻求赞美,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真谛。同时,他还认为,真正的修行并不是追求某种超越形体的境界,而是能够超越这些形体的障碍,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凡胎的幻象。这种幻象虽然显现了,但道的本质却是更加新鲜。他并不看重那些来自西方的人们,他们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某种超越形体的境界。

第二联“吾真定有非形碍”,则进一步阐述了这一主题思想。这里的“真”,指的是生命本质或真理。诗人认为,他的真正本质并不是被形体所束缚,而是能够超越这些形体的障碍,展现出一种不同于凡胎的幻象。这种幻象虽然显现了,但道的本质却是更加新鲜。他并不看重那些来自西方的人们,他们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某种超越形体的境界。

第三联“为对凡夫显幻尘”,则将这一主题思想推向了高潮。在这里,“尘”指的是世俗之物。诗人认为,当这种幻象显现后,它不仅能够显现出一种不同于凡胎的幻象,还能让普通人认识到这种幻象的存在。这种幻象虽然显现了,但道的本质却是更加新鲜。他并不看重那些来自西方的人们,他们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达到某种超越形体的境界。

最后一句“不贵西来彼上人”,则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他认为,追求超然离俗、追求心灵自由是一种高尚的追求,这种追求不需要借助于西方的宗教观念或者修行方法。他坚信,只要坚守内心的真实,就能够实现人生的自由和解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