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默堂

万汇乾坤里,谁何识道真。
喧卑憎末俗,燕默羡高人。
漏转芙蓉永,香销柏子频。
他年挥玉麈,堂上挹芳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燕默堂》是宋朝释道潜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释道潜(1044-1106),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师从大觉怀琏、云门宗下五世的弟子,对经藏、文史无一不读,能文工诗。哲宗朝赐号“妙总大师”,绍圣初因作诗讽刺时事得罪下狱,被勒令还俗,编管兖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诏复祝发,崇宁末归老江湖。有《参寥子诗集》传世。

  2. 诗作原文:万汇乾坤里,谁何识道真。喧卑憎末俗,燕默羡高人。漏转芙蓉永,香销柏子频。他年挥玉麈,堂上挹芳尘。

  3. 诗意解读:这首诗表达了释道潜对于人生态度和哲学理念的独到见解。首句“万汇乾坤里,谁何识道真”揭示了宇宙间万物共存,而真正的道理或真理却难以被理解。第二句“喧卑憎末俗,燕默羡高人”则是说那些追求浮华与世俗的人往往厌恶低级庸俗,而那些保持内心宁静,远离喧嚣的人则羡慕超脱于尘世之上的人。第三四句“漏转芙蓉永,香销柏子频”描绘了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永恒之美,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时光的短暂。最后一句“他年挥玉麈,堂上挹芳尘”则预示着未来的自己将在某种形式的指引下,能够再次把握那如芬芳尘土一般的珍贵瞬间。

释道潜的《燕默堂》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远意境和丰富哲理的作品。通过对其深入的理解和赏析,可以更好地领会其中所蕴含的智慧和美学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