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汇乾坤里,谁何识道真。
喧卑憎末俗,燕默羡高人。
漏转芙蓉永,香销柏子频。
他年挥玉麈,堂上挹芳尘。
诗句逐条释义
第一句:“万汇乾坤里,谁何识道真。”
- 万汇乾坤里:指宇宙间万物汇聚。
- 谁何识道真:询问谁是真正理解并实践道家道理的人(即“知道真”)。
第二句:“喧卑憎末俗,燕默羡高人。”
- 喧卑:形容世间的喧嚣和低微。
- 憎末俗:厌恶世俗的末流。
- 燕默:安静、内省的状态。
- 羡高人:羡慕高深的道行或智慧的人。
第三句:“漏转芙蓉永,香销柏子频。”
- 漏转芙蓉永:比喻时间的流逝。漏壶中水缓缓滴漏,象征时间长久不息。
- 香销柏子频:比喻香气消散迅速。柏子为香料,此处用来形容香气的消逝。
第四句:“他年挥玉麈,堂上挹芳尘。”
- 他年:未来的时间。
- 挥玉麈:挥动玉制的麈尾,一种象征智慧与权威的道具。
- 挹芳尘:汲取美好的气息。
译文
在广阔的天地间,我寻找那些真正理解并实践道家之道的人。他们厌倦了世俗的喧嚣,向往着宁静的高远。时间的流逝如同不停滴漏的泉水,香气的消散如同迅速散去的芬芳。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挥舞我的玉麈,汲取那美好的气息,让它成为我的灵感来源。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喧闹的世俗”与“宁静的高处”,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和与精神升华的思想。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如时间的流转、香气的消长),隐喻地表达了对超脱物质追求、达到心灵自由境界的期望。诗中使用了一些典型的意象,例如“玉麈”(代表智者的权威),以及“芙蓉”(象征纯洁美丽)和“柏子”(暗示香气的短暂),这些都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哲理性。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知识和智慧价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