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甫主簿挽词 其二

笃学谁如子,穷经志亦勤。
干将曾未试,宝气已沈沦。
天远终难问,眉酸谩自颦。
伫瞻兰玉秀,褒及墓中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孙志甫主簿挽词·其二》是南宋著名诗人释道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表达了对一位贤能之士的怀念之情。下面将简单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释道潜(生卒年不详),本名昙潜,字参廖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幼年出家为僧,以文才著称,与苏轼、秦观友善,常在诗中倡和。哲宗绍圣年间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
  1. 作品原文
    彼美荆岑玉,斯人实可俦。眉间见和气,皮里识阳秋。
    夫子常称德,蓬山素并游。一官虽不寿,抚己亦何羞。

  2. 诗词赏析

  • 该诗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孙志甫主簿的敬仰之情。诗中的“荆岑玉”指代孙志甫的高尚品德,而“斯人实可俦”则表达了对孙志甫才华的钦佩。
  • “眉间见和气,皮里识阳秋”,描绘了孙志甫温文尔雅的性格和他深藏不露的智慧。
  • 结尾两句“一官虽不寿,抚己亦何羞”,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境遇的豁达态度以及对孙志甫去世的惋惜之情。

《孙志甫主簿挽词·其二》不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赢得了后世的广泛赞誉,也成为了研究宋代文学特别是佛教文学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