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船京口见停桡,萧洒浑疑谢与陶。
但把好山供胜践,不将馀论挂尘劳。
谏垣天上经焚草,藩国年来屡梦刀。
北客近传新政美,未尝因物强吹毛。
次韵少游寄李齐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少游寄李齐州》是宋朝著名诗人释道潜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相见的欣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政治时事的淡然态度。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作者介绍:释道潜(1044-1106),本名昙潜,号参寥子。其俗姓王,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释道潜自幼出家,师从大觉怀琏弟子、云门宗下五世。他博学多识,精通经藏、文史。哲宗朝赐号“妙总大师”,绍圣初因作诗讽刺时事得罪下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被勒令还俗并编管兖州。崇宁末归老江湖,有《参寥子诗集》传世。
诗歌原文:
画船京口见停桡,萧洒浑疑谢与陶。但把好山供胜践,不将馀论挂尘劳。谏垣天上经焚草,藩国年来屡梦刀。北客近传新政美,未尝因物强吹毛。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对画船停泊、友人相聚等场景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同时,诗人以“谏垣”指代朝政,表达了对政治腐败的不满与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次韵少游寄李齐州》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审美追求的诗歌,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深刻反思。它体现了释道潜作为一位文学家的卓越才华和深邃思想,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