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苏子由著作

先生道德若为容,曾向南都幕下逢。
拔俗高标惊万丈,凌云逸气蔼千重。
低梧暂宿张家凤,浊水难藏许氏龙。
岁晚雪霜虽更苦,未应憔悴碧岩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苏子由著作》是释道潜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德的尊崇和对道德典范的敬仰。这首诗作通过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苏子由的崇高道德品质与超群人格魅力。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作者简介:释道潜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诗词著称于世。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和佛教僧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释道潜的创作生涯涵盖了多个时期,其中《寄苏子由著作》可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所作,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某种思考或对友人的怀念。
  • 创作时间:虽然无法确定诗的具体创作日期,但可以推测该作品可能属于宋代文人雅集中的一部分。宋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高峰,文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非常频繁,因此释道潜有可能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完成了《寄苏子由著作》的创作。
  1. 作品原文
  • 《寄苏子由著作》全诗共有四句,语言简练却意蕴深长。首句“先生道德若为容”,直接点明了诗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苏子由的道德品质的极高评价。接下来的句子“曾向南都幕下逢”,描绘了诗人与苏子由曾经相遇的场景,南都在宋代指的是今天的南京地区,这一地理位置的提及暗示了诗人与苏子由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经历。
  • “拔俗高标惊万丈”,这句形容苏子由的志向和品格如同高山一样令人敬佩,难以企及。而“凌云逸气蔼千重”则进一步强调了苏子由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仿佛云雾缭绕,给人以深远的印象。最后一句“岁晚雪霜虽更苦,未减当年冰雪心”,表达了诗人对苏子由不减当年、始终保持一颗如冰似雪般纯净之心的赞赏。
  1. 作品特点
  • 抒情手法:释道潜的《寄苏子由著作》运用了典型的抒情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内心对于道德和友情的向往与赞美。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使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语言特色:诗作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律感,每个字词的选择都经过精心考量,既符合语境又能够增强诗句的表现力。这种语言特色体现了释道潜作为一名杰出诗人的语言功底和艺术创造力。
  1. 文学价值
  • 思想内容:释道潜的《寄苏子由著作》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诗歌,它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通过赞美苏子由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情,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道德力量的重视,这些都是古代文人所倡导的重要价值观。
  • 艺术成就: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作在结构、音韵、意象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它巧妙地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形式上的和谐美,又有内容上的深刻性。这种艺术成就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技艺,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学财富。

《寄苏子由著作》作为一首充满深情的诗歌,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关于道德和友情的宝贵启示。对于喜爱古典文学的朋友而言,了解并欣赏这首作品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文化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