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先生挽词 其十一

大河当日决澶渊,横被东徐正渺漫。
城上结庐亲指顾,敢将忠义折狂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坡先生挽词 其十一》是宋代诗人释道潜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对这首诗的内容及其作者进行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
  • 这首挽词是为苏轼所作,体现了诗人对其深厚的友情和敬仰之情。苏轼在哲宗时期因文字狱被贬到海南岛,而释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然而,经过努力,他在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20年)曾肇的辩解下得以恢复僧籍。
  1. 作品原文
    造物周千载,真材得豫章。经纶等伊吕,辞学过班杨。德厚倾蛮貊,名高震虏羌。数奇终不偶,难与问苍苍。

  2. 赏析要点

  • 主题情感:这首诗以悼念友人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苏轼才华和品德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流露出对其命运的同情和遗憾。
  • 艺术手法:诗中使用了诸多典故,如“豫章”、“伊吕”分别指代东汉时期的蔡邕和西汉时期的张良,这些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通过对比“班扬”(班固、扬雄)来赞扬苏轼的文才。此外,“德厚倾蛮貊,名高震虏羌”一句展现了苏轼的卓越人格魅力和广泛影响力。
  • 语言风格:全诗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采,尤其是结尾两句,“难与问苍苍”,既体现了诗人的无奈和哀叹,又透露出一种壮阔的胸怀。

通过对释道潜及其代表作品《东坡先生挽词 其十一》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学的风采,还能深刻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