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当日决澶渊,横被东徐正渺漫。
城上结庐亲指顾,敢将忠义折狂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反复阅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与注释相关的诗句,并结合注释进行分析。
“大河当日决澶渊,横被东徐正渺漫”意思是:大河当年澶州之战时决堤,如今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澶渊”即澶州,是北宋的边境重镇。“澶渊”指宋辽两国之间的边界。
“城上结庐亲指顾,敢将忠义折狂澜”意思是:在城头上筑造房屋来观察敌情,我怎敢把忠诚和道义置于危险之中。“指顾”即“瞭望”。
【译文】
大河当年澶州之战时决堤,如今洪水泛滥无边无际。城上筑屋来观察敌人动向,怎能把忠诚道义置之度外?
【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为悼念抗金名臣张所而作。张所是河北清苑(今属河北)人,他一生为国效力,不惧强敌,多次上书皇帝,要求对金作战,但朝廷却以“边事当缓图”相答。张所死后,苏辙写下了这首挽词。
首句中“当日”二字,点明时间,说明作者对张所的怀念,也暗示了其生前抗金的壮举。“横被”,意为“横遭”、“横遭不幸”等,“东徐”,即北宋名将种谔(1022-1098年),字公济,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曾于元丰二年(1079年)率军攻入夏国疆土,收复延安、米脂等地;元丰五年(1082年)率军攻打西夏,收复横山、葭芦诸地;元丰七年(1084年)又攻入夏国境,收复银州(今陕西榆林市东南)、麟州(今陕西神木北)等地,使西夏政权屡遭重创。“正渺漫”三字,既形容黄河水势浩大无边,又暗指张所生前屡遭金人的围困。
第二句“城上结庐亲指顾”,“城上”指张所驻守的城池,“结庐”意为在城上建筑住所,“指顾”意为“观望”。诗人在城上建屋观察敌情,这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张所的崇敬。
尾句“敢将忠义折狂澜”,意谓我怎敢把忠诚道义放在危险中。“狂澜”比喻凶猛的水流,这里指金人。这句话表现了诗人誓死抗击敌人的豪情壮志。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先写张所生平业绩,再赞其英勇无畏,最后表其忠贞不二,歌颂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