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屹天下,四海同仰止。
我公命世英,突兀等于是。
胸中廓秋汉,皎绝微云滓。
当年事危言,轩冕如脱屣。
正贵知我希,宁惭不吾以。
风云果再符,六翮排空起。
一昨厌承明,抗章求迤逦。
馀杭古雄藩,比屋富生齿。
立谈政即成,兴不负山水。
雍容敦末契,访我顽且鄙。
大旆辉松门,禽猿亦惊喜。
森森门下士,左右粲珠履。
使君道德姿,圭角非所恃。
软语如春风,薰然著桃李。
今朝真胜事,千载足遗美。
安得笔如椽,磨崖为公纪。
余初入智果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余初入智果院》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诗人释道潜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意蕴,展现了诗人对智果院以及时代风云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释道潜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独到见解。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描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感悟。《余初入智果院》正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诗中开篇“泰山屹天下,四海同仰止”便将智果院比作泰山,象征着它的伟大和崇高。这一比喻不仅突出了智果院的地位,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这座古刹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诗句“我公命世英,突兀等于是”,则是对智果院历史地位的进一步肯定,暗示着这座古刹不仅仅是一处宗教场所,更是承载了厚重历史和文化的地方。
诗中的“胸中廓秋汉,皎绝微云滓”描绘了诗人在智果院中心境的开阔与澄明,仿佛置身于一片无云的境界之中,这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赞叹,也反映了他在精神层面上的超脱与自由。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入了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感慨。“当年事危言,轩冕如脱屣”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时代的反思,那种敢于直言而不畏惧权势的精神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而“正贵知我希,宁惭不吾以”则表达了诗人坚持自己信念、不畏世俗压力的态度。
最后两联“风云果再符,六翮排空起”和“一昨厌承明,抗章求迤逦”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的决心和行动。他不再满足于现状,而是要追求更高的理想,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诗中得以充分展现。
《余初入智果院》作为释道潜的一首代表作,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揭示了他对自然、历史、人生的独特思考和感悟。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释道潜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