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莲峰顶,孤禅起石床。
向时机自绝,异域路空长。
啼狖冲寒影,归鸿见断行。
后期无定迹,烟水共茫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雪霁莲峰顶,孤禅起石床。
向时机自绝,异域路空长。
啼狖冲寒影,归鸿见断行。
后期无定迹,烟水共茫茫。
《天竺送僧》是宋代诗人释重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释重显,宋代僧人,其生平及文学创作在历史上鲜有记载,但通过他的诗作可以窥见当时文人与僧侣间的文化往来。释重显的诗歌以禅宗思想为内核,体现了其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诗词原文:雪霁莲峰顶,孤禅起石床。向时机自绝,异域路空长。啼狖冲寒影,归鸿见断行。后期无定迹,烟水共茫茫。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动作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诗中的“雪霁”和“莲峰顶”营造了一个清冷而幽静的场景,而“孤禅起石床”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向时机自绝”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异域路空长”则透露出旅途的遥远与未知。整体上,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释重显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天竺送僧》不仅是一首具有重要文学价值的古代诗歌,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及其精神世界的重要文献。通过欣赏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能进一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