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五十七首 其五十一

尽却命根,方可关门。
一挨一拶,电涌雷奔。
佛法水中月,耳里眼里说。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南北东西知几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五十五首》是宋代僧人释绍昙所作的偈颂,其出处为《希叟绍昙禅师广录》。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象的感悟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古洞桃花发嫩枝,施朱施粉两相宜。
    要渠成结千年实,多谢春风著意吹。
    田库翁翁两鬓霜,苦贪浊酒弄觥觞。
    儿孙步步相随逐,扶得归家又发狂。
    收拾成都卖卜家,君平术肆独宏开。
    闹中人献支机石,掀倒卦盘归去来。
    一块郴州铁,浑仑擘不开。
    轮槌轻击著,雪刃暗飞来。
    势罢奴欺主,年衰鬼弄人。
    南泉招致得,冷泪湿衣巾。
    落赖儿郎自小愚,为贪花酒废诗书。
    当时早得严师训,破坏箕裘未到渠。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拂苔高卧白云根,梦绕春风锦绣园。
    蓦听采樵歌一曲,醒来月挂客愁村。
    碧绿青红百样花,尽从春色巧安排。
    不知春色端倪处,平地危分万仞崖。

  2. 诗歌鉴赏

  • 《颂古五十五首》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与人物形象,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界的深刻理解。诗中描绘了桃花、老翁、成都商贩等众多角色,每个形象都蕴含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和哲理。
  • 诗中的“古洞桃花”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田库翁翁”则揭示了人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人们在面对这些自然现象时的不同态度和选择。
  • 通过对成都商贩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世态炎凉的一面。商贩的技艺虽然高超,但最终却无法抵挡命运的安排,反映出人生的无奈和辛酸。
  • 在诗中,“君平术肆”和“支机石”等元素,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追求。
  • 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观察和感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鼓励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1. 诗歌影响
  • 《颂古五十五首》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力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宋代,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 该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启发了许多后来的文人墨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在现代社会,《颂古五十五首》仍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它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审美情趣,对于现代人的生活观念和精神面貌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可以发现《颂古五十五首》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作品,而是蕴含着丰富哲理、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艺术作品。《颂古五十五首》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也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