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 其三十九》是一首出自宋代的诗词作品,作者是释道枢。这首偈颂通过对“行藏自要分明”的阐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人行为和道德选择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他人看法和评价的淡然态度。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风格以及它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
- 作者简介:
- 释道枢(一七九~一一一四),俗姓施,安吉州人,初与佛鉴在蒋山分座说法后出住庐陵之禾山。他退隐故里,道俗迎居天圣,后来徙安吉何山及天宁。他的诗作被收录在《嘉泰普灯录》卷一六和《五灯会元》卷一九中。
- 高宗绍兴四年,释道枢卒,年五十六。他的生平和他的诗作都体现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及其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 诗歌原文:
- 谁将画角吹江城,一曲梅花隔岸听。宿酒乍醒金鸭泠,海棠枝上月犹明。
- 新年佛法答云无,会得依前在半途。谁把扁舟清夜笛,月明吹过洞庭湖。
- 风动心摇树,云生性起尘。不明今日事,昧却本来人。
- 行藏自要分明,免见傍人说你。
- 诗歌风格:
- 诗歌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结构严谨,韵律和谐。每句字数相等,音节流畅,读来朗朗上口。
- 思想深刻,寓意丰富。通过对比自然景象和个人行为,表达出一种追求自由和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 艺术鉴赏:
- 在艺术表现方面,诗人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意更加生动形象。
- 在思想内涵上,诗歌蕴含了深厚的哲理,引人深思。
- 社会历史背景: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释道枢的作品得以流传至今,成为后人研究宋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 该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 影响评价:
- 《颂古 其三十九》作为释道枢的经典之作,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高度评价。
- 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使其在中国古典诗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颂古 其三十九》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反映宋代文化风貌和社会生活的历史文献。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和深度。